今天是:
 

挥毫当有凌云笔
时间:2014-06-27 15:59:30  来源:宣传部  作者:吴亲军

 

——系列报道之庐山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纪实

   如琴湖远景.jpg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确实是个值得来的地方,而且不应该只来一次……”面对庐山美景,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先生不禁如此感慨。近两年来,庐山牢固树立“昌九旅游一体化”理念,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客源市场需求,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手段,拓展宣传营销载体,旅游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营销市场竞争中,庐山不再满足于固有的营销形式,积极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开拓客源市场。

    整合宣传营销资源。庐山专门成立了旅游宣传营销领导小组,整合宣传部、旅游局、股份有限公司等方面的资源,改变过去分散运作、各自发力的工作方式,实行整体营销模式。

在庐山旅游规划北京新闻发布会.jpg在庐山旅游规划北京新闻发布会.jpg

    营销观念的创新带来的是营销方式的变革。庐山成立旅游营销小分队,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对接市场需求。配合省、市旅游推广,采取召开推介会、特卖会、设立代销门点等方式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宣传推介,同时加强与当地报刊、杂志、网络等主流媒体沟通与合作,投放形象宣传片、宣传单页,受到游客青睐;创新宣传营销方式。与当地组团社、游客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和情况调查,制订出相应的旅游促销手段,并与当地组团社签订旅游推广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发挥他们对当地市场的引领作用,共同推介庐山旅游产品;在全国率先创新景区会员制营销模式。推出了全国首张景区自由行功能卡“庐山如意卡”,为持卡会员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休闲游览体验,以此倡导游客往复式自由行。

高度决定视野

    大营销展现大视野。庐山积极贯彻落实旅游强省战略,站在全局的高度,实行大营销,促进大发展。

    发布《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庐山”的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路径、发展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科学规划,不断加强与省、市其他景区在品牌宣传、市场营销及线路打造上的合作,在构建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的“大庐山”旅游格局中当好排头兵,融入全省发展升级的核心区域,做好昌九城市后花园。

    庐山打破区域界限,坚定走联合营销、整合营销之路。庐山积极融入“江西风景独好”和“欲识庐山真面目,请到江西九江来”等省、市开展的系列品牌营销活动,形成整体作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营销战略。今年6月份,庐山联合三清山、婺源、景德镇等景区,在江西风景独好的大品牌下确定了“醉美赣东北”的市场推广主题,联手把赣东北景区品牌打造成为江西旅游精品线路和第一品牌。

   庐山与时俱进,加大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型媒体的营销力度。利用中国庐山网、庐山旅游网等自有资源,不断更新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搭建旅游产品销售在线平台,开展自助游线路咨询、餐饮住宿预订、自驾游攻略等服务,加大景区介绍、车辆导航、历史文化数据库等信息咨询服务力度,掌握市场主动权。庐山不乏网络宣传的成功案例:在“庐山巨人像”新闻升温之际,庐山宣传部及时跟进,在网络上开展征名活动,引起了各大主流媒体网站关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收到各类信件2000多封,达到了免费宣传庐山的巨大效果。

特色凸显品牌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知名度就是生产力,注意力就是印钞机。庐山充分认清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开展特色营销,培育旅游品牌,引领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以高端体育赛事、特色活动加大品牌输出力度、带动庐山旅游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庐山先后开展了“博动江西、风景独好”、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游”及“庐山梦、中国情”国际摄影艺术大展、“为爱攀登”公益登山等活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反应良好。2014年,庐山将与国际赛事联手,推出山地汽车拉力赛。邀请国内外知名画家来山写生、创作,打造国际画家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与德国共同举办庐山“牡丹—国色天香”德国书画展,65幅相书法、剪纸、绘画、刺绣等作品持续参展4个月,宣传了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在厦门推介会上,把庐山山水画、书法作品与旅游推介相结合,展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世界名山大会为平台,拓展入境游客源市场。

    不断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庐山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对现有景点景区的挖掘、包装,积极培育特色旅游精品,全面提升庐山旅游核心竞争力。根据在四季特色推出“南国冬韵,冰雪庐山”等主题旅游,做热淡季旅游;将东谷别墅群、仰天坪度假区建设成为高端休闲度假区,推出休闲度假游;对诗词、石刻、政治、宗教、地质、书院、别墅等主题文化进行整合,规划精品文化主题游;对好汉坡、石门涧等登山路径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升级,拓展生态健身游;开发商务会展、科学考察、修学讲学等专项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的推出,在全国旅游市场中叫得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营销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庐山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来山游客逐年攀升,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庐山来山游客807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70亿,同比增长25%;2013年,达到了10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3%,旅游总收入100亿,同比增长42.9%;而2014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200万人次,120亿……在旅游强省的路上,庐山已然走在前列。    

 

 


&Copyright;(C)2006 Jiujiang LuShan 版权所有: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制作单位: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网江西频道
E-MAIL:[email protected]  赣ICP备07004692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文字和图片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