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 ![]() ![]() ![]() ![]() ![]() ![]() |
|
|||
![]() |
![]() |
|
借得东风好扬帆
时间:2014-06-27 16:11:32 来源:宣传部 作者:吴亲军
——系列报道之庐山项目建设启动发展引擎纪实 “立足推进旅游强省发展战略,抓住“昌九一体”和“做大九江”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把庐山打造成为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庐山发展底气从何而来?答案就是项目建设。 近两年来,庐山以项目为抓手,把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促进庐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启动发展引擎,做美、做强、做大庐山,实现跨越发展。 苦练“内功”强基础 庐山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并提升了6条多年未修、破损的建成区道路,对景区所有游步道进行加固整修,打造规范的道路交通、游览环境;投资1500余万元进行南山公路整修;投入100多万元对全山200多块指路标志进行了全面更新……一系列的改造,让庐山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庐山还启动总投资约3.5亿元登山交通索道项目,该索道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3S技术,是亚洲首条开建的登山索道,每小时单向运力3000人,从山底到山顶只需6分钟,解决了游客旺季堵车、冬季登山难的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自驾游车辆停放问题,庐山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投入700余万资金对小天池、芦林、会议旧址等自驾车集中停放的停车场进行大规模生态化升级改造,还对原有的一些杂乱的空地进行整治,改建成集绿化、美化实用为一体的袖珍型停车泊位,美化环境,增加停车位,一举两得。不仅如此,庐山还投资2000余万元在街心公园建设拥有200余停车位的立体停车场,彻底解决了旅游旺季牯岭街拥堵问题,如今的牯岭街就算在旅游旺季也是畅通无阻,受到了游客和群众的赞誉。 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游客满意度、舒适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庐山旅游事业跨越发展。 改造景点优环境 如何让一个老景区展现新魅力?这是摆在庐山面前的一道难题。庐山人不等不靠,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精心布局,让老景区展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庐山进一步实施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和休闲项目。投资2000万元进行如琴湖—花径老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整合周边小景点、建设环湖栈道、增加湖边休闲场所,提升了老景点的环境和品位。今年又在对庐山大林路景观游步道改造完成的基础上,投资1400余万元继续实施大林路整体综合改造,打造一条以简欧建筑风格为主,展示“历史底蕴、文化品位、休闲情调、山地特色”的景观休闲街。并按照“六位一体”的统筹措施对路边建筑立面、道路、空中管线、公共设施、绿化、亮化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营造与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具有简欧建筑风格的休闲景观空间。庐山对街心公园、伴月公园进行改扩建,8000余园林化的公园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极大满足了游客及居民的休闲需求,成为了来山游客必来的一个好去处。开发锦绣谷“黄云万里”景点,增加游览新景观,同时还兴建观景平台,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文化是庐山之魂。庐山积极谋划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600余万元资金,进行博物馆项目全面改造,对各个展区进行重新改陈布展,扩大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改造后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充分展示庐山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新景点;投入100余万元全面提升白鹿洞书院文化品位,改造提升进院公路,在书院门口新建一座仿明代全石花岗岩仿古牌坊,千年书院又迎来发展的新活力。 筑“巢”引“凤”提档次 宾馆饭店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接待能力显著提高。庐山投资2亿元,对宾馆饭店的设施功能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其中,总投资1.3亿元的江西老干部庐山疗养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该项目结合庐山建筑的整体风格,打造集疗养、健身、餐饮、康复和接待于一体的疗养中心,建成具有庐山建筑特色的生态建筑群;投资1800万元,启动了庐山大厦(传习学舍)主楼维修改造项目。该项目按四星级标准配置,以恢复其住宿、接待功能为主,展览参观为辅,保留其原有建筑文化风貌,同时兼顾会议、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功能,有望在今年旺季来临之前投入使用。 为不断满足游客购物、休闲等各类需求,庐山投资1700万元建设集自创品牌土特产、旅游产品、国内外品牌服饰、日用百货、食品、工艺品等于一体尚庐山水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一个以酒吧、咖啡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高档次娱乐休闲会所——锦绣盛世休闲会所。 借得东风好扬帆。庐山涌动着一波又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旅游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已经启动。在旅游强省发展战略的东风劲吹下,庐山将继续当好旅游排头兵,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大思路、大手笔、大项目、大建设,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奋力前行。
|
|
![]() |
&Copyright;(C)2006 Jiujiang LuShan 版权所有: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制作单位: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网江西频道 E-MAIL:[email protected] 赣ICP备07004692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文字和图片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