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庐山:打造人文圣山促旅游转型升级
时间:2011-04-26  来源:九江新闻网  已点击:

    有形化传承 多元性展示

    庐山:打造人文圣山促旅游转型升级

      九江新闻网讯(崔小毅)近日,在著名风景区庐山,又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场所“庐山五教祈福文化园”建设完成,今年5月份,将在洪亮、悠扬的钟声中开园迎客。这是庐山挖掘“佛、道、伊、天、基”五种宗教和谐共处一山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庐山对文化不断挖掘、传播、创新,新建了庐山毛泽东诗词苑等一批文化旅游场所,升华庐山文化内涵,使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庐山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庐山是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为适应旅游事业发展变化,庐山提出从传统旅游观光型景区向世界避暑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为实现这一转型,庐山着重打文化牌,以文化的挖掘、发展、创新为原动力,整体提升庐山的吸引力和软、硬实力。

      庐山管理局对庐山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发掘传承历史文化,不是文化历史事件本身,而是历史事件的当代价值。庐山文化丰富,如果只停留在导游的解说词、庐山的书籍之中,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如何让无形变有形,庐山大有文章可做。

      2006年,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夫妇落葬庐山植物园,使之成为国内众多文化名人拜谒之处。2007年,庐山白鹿洞书院重开讲学之门,刘梦溪等一批文化名人设坛讲学。2008年,庐山出台具体措施,投资2000余万元保护和修缮庐山别墅,山上600余幢各国别墅成为庐山文化桂冠中一个独特的亮点。2009年,庐山抗战纪念碑恢复重建,时年102岁的抗战老将军吕正操题写碑名,使庐山抗战文化得以有效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又添新亮点。2010年,庐山毛泽东诗词苑修缮开园,迎请了毛泽东与周恩来铜雕塑像。庐山牯岭街立面全部进行改造,重现曾被郭沫若先生赞誉的“天上的街市”场景。

      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庐山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时给予高度评价:“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与中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在中国文化史上,庐山也是中国山水画和田园诗的发祥地。2009年3月,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赞誉庐山历史文化,欣然题写“庐山·人文圣山”。

      文化需要传承、传播,为使庐山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庐山管理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10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该片跨时2年拍摄,并于2010年在央视四套、七套、十套、高清频道、英语频道等5个频道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荣获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世界山地纪录片奖”、江西省2010年度优秀外宣品奖。诗词是庐山文化中的重要亮点,庐山管理局按照“传世价值,教化功能,聚焦效果”的标准,历时两年时间编辑出版了《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全集共收录了自三国至民国的诗词1.7万首,汇集了历代著名诗人,这在中国名山中首屈一指,绝无仅有的,其中有数十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入选中、小学课本。

      国际交流促庐山文化传播。庐山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为把庐山文化的多元性进行展示、传播,庐山管理局精心组织各项文化活动,使庐山的文化在海内外进一步扩大影响。

      2009年,庐山提议并首创“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世界名山协会”,来自世界五大洲的12座世界名山代表齐聚庐山,共商名山保护大计,交流各自文化。庐山也因此成为“世界名山大会”倡议发起地,“世界名山协会”总部永久所在地。直到2010年,庐山已连续两次举办世界名山大会,来自五大洲的二十四座名山已成为正式会员。

      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已成为民间、非政府间组织、世界范围内名山之间交流的平台。在庐山世界名山友谊园里,来自美国,德国等地的席勒头像,赛珍珠铜像,硅化木、石雕鹦鹉等更加丰富了庐山的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已经连续在庐山举办两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评价说:庐山有深邃的人文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出于这种文化的自豪与文化的积累,创办“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写作营共邀请了近百位海内外知名的作家到庐山创作、写生,著名作家叶梅、叶辛,刘兆林、陈世旭、吕雷、周梅森,麦家,廖子馨,久间十义等纷纷给庐山写下了精美文章,并结集出版“中外作家写庐山”文集。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已经隆重举行了三届。庐山艺术特训营组织来自全国500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艺术学生进行为期10天的庐山写生交流活动。几年来,有11期近万名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的师生来山写生。现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庐山的别墅旁、森林间、溪流畔,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艺术学子们的身影,已经成为庐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文化成为庐山旅游经济助推器。庐山充分利用文化圣山的独特优势,发挥龙头作用,推出了游人文圣山、览瓷都古窑(景德镇)、回梦里老家(婺源),以及登庐山、游浔阳、泡温泉、走西海等精品旅游线路。为庐山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一季度,庐山旅游逆势而上,全年共接待来山游客35.1万人次,增长27.6%。旅游总收入3.0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加21%。

打印】 【关闭】 【来源:中国庐山网(九江新闻网)】 【责任编辑:】
 
 

Copyright(C)2006 Jiujiang LuShan 版权所有: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制作单位: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网江西频道
E-MAIL:[email protected]  赣ICP备07004692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文字和图片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